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刘晓川 姚刚)为促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明晰学科发展路径,11月1日下午,学院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郭栖庆教授,在42404会议室做专题讲座,讲座题目为“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中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院长李金云、惭罢滨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姚刚、英语系主任王杨、文学方向骨干教师卢秋平及2024、2025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共同参与。

郭栖庆教授讲座中(刘晓川摄)
讲座中,郭栖庆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研究经验,以美国文学为切入点,强调外国文学在文明互鉴中的核心作用。他指出,外国文学是“另类的历史与思想史”,如德莱塞的《嘉莉妹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既反映社会现实,更承载人文价值,是连接多元文明的重要桥梁。面对当前人文学科面临的“边缘化”挑战,他强调:“经济建设可以立竿见影,而意识形态与人文素养的培育,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必须重视人文学科建设,因为它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围绕外国文学研究方法,郭栖庆提出“双重视角+双重意识”的实践框架。他认为,文本解读既要“进得去”——全身心沉浸于作品的人物与叙事,也要“出得来”——以批判性视角将文本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在此过程中兼顾作品所处的历史语境与当下的现代解读视角。

郭栖庆教授与李金云院长在讲座中交流(刘晓川摄)
郭教授还强调,研究中要平衡理论运用与文本分析的关系,坚决避免“重理论轻文本”的本末倒置现象。对于后现代主义作品,要深入挖掘其看似碎片化的表达背后所蕴含的对人与社会的深层人文关怀。在论文写作与人才培养方面,郭教授以“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顺畅”为核心准则,分享了论文的写作方法,鼓励师生通过逻辑推理构建严谨的论证框架。
郭栖庆教授的分享为在场师生厘清了外国文学研究的方向与方法,坚定了学科自信。院长李金云在总结中表示,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中强化外国文学的人文价值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助力学生成长为新时代“讲好中外故事的文化使者”。